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解读 | 江阴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再启航, 物流分拨中心初具规模
发布人:江阴综合保税区  发布日期:2019-05-31  点击:10795

       前言:2019年1月12日,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国发〔2019〕3号文,以下简称《若干意见》),赋予综合保税区改革开放的新使命。《若干意见》21项举措指出,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,推动综合保税区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、研发设计中心、物流分拨中心、检测维修中心、销售服务中心等“五大中心”。

我们将分五期解读“五大中心”的功能内涵,为江阴综保区实现创新发展再启航,探索一条技术可达路径。

       一、物流分拨中心

       1、【概念】综保区内企业对进出口货物进行保税仓储、集散;全球采购、国际分拨、配送;对所存货物进行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;进行物流信息处理、进出区报关、货物装卸仓储、开展分送集报、区内货物流转等业务,实现口岸和出口退税功能。

       2、【《若干意见》推进贸易便利化,赋予物流分拨中心新内涵】

       《若干意见》为推进贸易便利化,打造物流分拨中心新增了四项举措:①简化进出区管理。允许对境内入区的不涉出口关税、不涉贸易管制证件、不要求退税且不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、物品,实施便捷进出区管理模式;②便利货物流转。运用智能监管手段,创新监管模式,简化业务流程,实行数据自动比对、卡口自动核放,实现保税货物点对点直接流转,降低运行成本,提升监管效能;③试行汽车保税存储。允许在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的综合保税区内开展进口汽车保税存储、展示等业务;④促进文物回流。优化文物及文化艺术品从境外入区监管模式,简化文化艺术品备案程序,实施文物进出境登记审核,促进文物及文化艺术品在综合保税区存储、展示等。

       3、【江阴综保区物流分拨中心初具规模,为创新发展再启航打下坚实基础】

       江阴综合保税区是由保税物流中心(B型)升级而成,保税物流无论是业务规模和特色水平都在华东地区有了较强影响力,并吸引了一批如瀚宇博德、华西化纤、信邦电子、三房巷、法尔胜等重点客户来开展即进即出保税物流业务,同时德国西马克出口设备全国集货中心形成,以澳洲易七、瑞典VIVA以及佳利达公司为主的进口葡萄酒区域分拨中心发展迅速,已成为周边地区规模最大的进口葡萄酒分拨销售中心 ,日本日化分拨中心等项目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。2018年,江阴综保区完成报关单量25050票,监管货值20.79亿美元,货运量136万吨,实现了稳步上升,开票销售完成近400亿元,同比增长86%,完成税收1.12亿元,进口葡萄酒销量达420万支。

       对江阴综保区来说,《若干意见》中关于打造物流分拨中心的第一、二条举措均已落地实施,关于第三项政策,根据江阴海关建议,将来可探索从张家港、上海等整车进口口岸将进口汽车流转到江阴综保区保税存储、展示。关于第四项政策,海关总署联合文化旅游部于2019年4月29日发布了关于简化综合保税区艺术品审批及监管手续的公告。后续,可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业务。

       《若干意见》21项举措,为综保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江阴综保区将依托初具规模的物流分拨中心,立足于江阴的区位和政策优势,加大招商力度,着力推动 “大昌行长三角食品加工物流园”为主的进口冷链食品分拨中心、日本药妆分拨中心等项目落地,加快申报进口肉类口岸和药品指定口岸,做强做特进口葡萄酒区域分拨中心,进一步提升物流分拨中心层级与体量,做大“物流分拨中心”。


[关闭窗口]